瞋目案劍的成語故事
![瞋目案劍](/d/file/titlepic/chengyu42450.png)
拼音chēn mù àn jiàn
基本解釋瞋目:瞪大眼睛;案:通“按”,握住。瞪圓雙眼,握著寶劍。形容帶劍者怒目圓睜的樣子。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fù)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
瞋目案劍的典故
秦朝末年,劉邦駐守陳留縣,當(dāng)?shù)馗F書生酈食其才學(xué)過人,前去投奔劉邦,劉邦聽說來者是儒生就不接見。酈食其氣憤地握劍對侍者說自己是高陽酒徒,劉邦一聽趕忙接見。后來酈食其成為劉邦的得力謀士,為劉邦一統(tǒng)天下而出謀劃策。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瞋目案劍)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吠影吠聲 | 清 梁啟超《管子傳》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無之,乃反吠影吠聲。” |
名士風(fēng)流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方術(shù)傳論》:“漢世之所謂名士者,其風(fēng)流可知矣。” |
喜笑顏開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又行了兩日,方到常山,徑入府中,拜謁顏太守。故人相見,喜笑顏開。” |
安內(nèi)攘外 | 漢 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nèi)攘外之能。” |
沒顛沒倒 | 元 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兩個都不為年紀(jì)老,怎么的便這般沒顛沒倒,對官司不分個真假,辨?zhèn)€清濁。” |
付之一炬 | 唐 杜牧《阿房宮賦》:“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一時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可憐今日我無錢,一時一刻如長年。” |
秋水伊人 | 《詩經(jīng) 秦風(fēng)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溝滿壕平 | 李云德《沸騰的群山》:“溝滿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氣逼人,滴水成冰。” |
綽有余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zé)也,則吾進(jìn)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