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動地的成語故事
![驚天動地](/d/file/titlepic/chengyu4471.png)
拼音jīng tān dòng dì
基本解釋驚:驚動;動:震撼。驚動上天;震動大地。形容聲音極大或聲勢影響極大。
出處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垅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驚天動地的典故
人格最高、能力最強的人做事時應該聲勢浩大、遠近聞名。一個有高尚道德、崇高理想和本領高強的人應該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明朝郎瑛在《七修類稿》中闡述:“御史初至則曰驚天動地,過幾月則曰錯天黑地;去時則曰寞天寂地。”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驚天動地)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易放難收 | 宋·朱熹《答鞏仲至》:“所謂修辭立誠以居業者,欲吾之謹夫所發以致其實,而尤先于言語之易放難收也。” |
反唇相稽 | 漢 賈誼《治安策》:“婦姑不相說(悅),則反唇而相稽。” |
色飛眉舞 | 清·楊復吉《夢闌瑣筆·蔡濤》:“蔡曰:‘步月山塢,忽聞清音,令人色飛眉舞。’” |
物腐蟲生 | 宋 蘇軾《范增論》:“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
遁世離俗 | 《楚辭·九章·悲回風》“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平淡無奇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
遁入空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 |
巧上加巧 |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