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得其所的成語故事
![各得其所](/d/file/titlepic/chengyu4755.png)
拼音gè dé qí suǒ
基本解釋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后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出處《周易 系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各得其所的典故
漢武帝妹妹隆慮公主的兒子昭平君,是漢武帝的外甥,隆慮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權勢,經常為非作歹,難免要惹出大事。她擔心自己 后,昭平君會犯 罪無人救他,便在病重時對武帝說:“陛下,我愿以一千斤黃金和一千萬錢,為昭平君預贖 罪。”這種事沒有先例,但漢武帝見她病生得很重,為了安慰她,也就點頭應允了。隆慮公主 后,昭平君因沒有人管束他,日益驕橫。一次他酒后 人,被捕入獄。武帝非常難過,嘆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這個兒子, 前把他托付給了我,現在要判他 罪,我實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們都說:“公主早已替他贖了 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武帝搖搖頭說:“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須遵守。如果因為我的親屬而破壞法令,豈不失信于民?”最后,武帝狠了狠心,還是下詔處 了昭平君。處 了昭平君,武帝心里很難過。但是,太中大夫東方朔卻向武帝祝酒說:“賞功不避仇敵,罰罪不考慮骨肉,這兩點陛下都做到了。四海之內的百姓就會各如其所愿。”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各得其所)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救世主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鉆進了駕駛樓,像救世主一樣微笑著向他招招手,就坐著汽車跑得一溜煙不見了蹤影。” |
圓顱方趾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精神訓》:“故頭之圓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
金屋藏嬌 | 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23回:“當時佘老五戀著雁翎,周庸祐也戀著雁翎,各有金屋藏嬌之意。” |
想望豐采 | 《明史·馮琦傳》:“數陳讜論,中外想望豐采,帝亦深眷倚。”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安于現狀 | 王朝聞《論鳳姐》第11章:“這樣的夢境,與我那不安于現狀又不能改變現狀的生活實際有關。”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暴取豪奪 | 宋 蘇軾《策斷上》:“國用不足,則加賦于民,加賦而不已,則凡暴取豪奪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
行不顧言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
救經引足 | 荀況《荀子 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而引其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