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浮于事的成語故事
![人浮于事](/d/file/titlepic/chengyu5306.png)
拼音rén fú yú shì
基本解釋指工作中人員過多或人多事少。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p>
西漢時期,戴圣在《禮記》中講述才能與俸祿的關系:俸祿和職位超過自己的能力和貢獻,那就類似貪污;自己的勇力和貢獻超過了俸祿和職位,就近似于廉潔。因此君子寧肯讓自己浮于俸祿之上,也不愿讓俸祿浮于自己能力之上。
人浮于事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人浮于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辱使命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壽昌大笑起來,掉頭對著立群說:‘不辱使命!’” |
白費心機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費心機,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
零光片羽 | 黃遠庸《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其所對北京內外記者所言,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td>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詩經(jīng)·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td> |
有約在先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zhí)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td>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td> |
十全大補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85回:“只見一個醫(yī)生在那里和他診脈,開了脈案,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便去了?!?/td> |
閉關自守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閉門自守,又坐鄰伍鑄錢挾銅,奸吏因以愁民?!?/td> |
節(jié)哀順變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jié)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td> |
珠玉之論 | 《書言故事·談論類》:“不聆珠玉之論?!?/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