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模作樣的成語故事
拼音zhuāng mú zuò yàng
基本解釋故意裝樣子作姿態。形容做作;不自然。
出處元 無名氏《凍蘇秦》:“也不問別來無恙,放下一張飯床,上面都沒擺當,冷酒冷湯,著咱如何近傍,百般裝模作樣。”
裝模作樣的典故
三國時期,諸葛亮用計三氣周瑜。周瑜病倒,不久就一命嗚呼。諸葛亮代表劉備前去吊唁,在周瑜靈前淚如雨下,悲痛欲絕,別人一點也看不出他是裝模作樣的,認為諸葛亮心胸豁達,不計前嫌。魯肅也認為周瑜心胸狹隘。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裝模作樣)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敢茍同 |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一章:“兄臺這般說話在下可不敢茍同,紅花會劫富濟貧,替天行道。” |
出師無名 | 《新唐書·東夷傳·高麗》:“莫離支 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師無名哉?” |
簞瓢屢空 |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
犀牛望月 | 《關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想望豐采 | 《明史·馮琦傳》:“數陳讜論,中外想望豐采,帝亦深眷倚。” |
杜絕言路 | 《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連編累牘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雖終日兀坐車中,不發一語,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 |
通都大邑 | 唐 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強之間,而不知為備。” |
粗制濫造 | 魯迅《花邊文學 商賈的批評》:“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因此也無須‘粗制濫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