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有余的成語故事
![游刃有余](/d/file/titlepic/chengyu6152.png)
拼音yóu rèn yǒu yú
基本解釋刃:刀口;刀鋒;游刃:運轉刀刃;余:余地。比喻經驗豐富;做事熟練;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游刃有余的典故
梁惠王有一個庖丁,就是廚師。有一回,他去看這個庖丁宰牛,只見他絲毫不費勁地就把牛的骨頭和肉分割下來,手起刀落,非常利索。梁惠王感到非常吃驚,便佩服地問庖丁:“你的手藝為什么這么高啊?”庖丁笑著回答說:“這根本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我之所以能這樣,是因為我非常熟悉牛的骨頭和肉的結構,因此才能這樣輕而易舉。”梁惠王又問:“那么,你使的這把刀一定非常鋒利吧?”庖丁輕輕揮了揮刀,對梁惠王講述了游刃有余的意思,他笑著回答:“一般宰牛人用的刀,一個月就要換一把,因為他們的刀刃經常碰到牛骨。可是我這把刀,已經用了九個年頭,宰 了幾千頭牛,但它仍像新刀一樣鋒利。其實,刀刃非常薄,而肉和骨頭中間有一條縫,要比刀刃寬得多,把這樣薄薄的刀刃插進去還綽綽有余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游刃有余)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從俗就簡 | 宋 周輝《清波別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簡帖,必旋檢本,模仿筆畫,從俗就簡。 |
眾多非一 | 漢 王充《論衡 別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廟,眾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嚴刑峻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
犀牛望月 | 《關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將功補過 |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
活蹦亂跳 |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
奇才異能 | 唐 吳兢《貞觀政要 擇宮》:“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 |
動蕩不定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
百戰百勝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眾擊寡,以治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驅眾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 |
土木形骸 | 《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