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銘心的成語故事
![刻骨銘心](/d/file/titlepic/chengyu640.png)
拼音kè gǔ míng xīn
基本解釋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處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暫未找到成語刻骨銘心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刻骨銘心)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草衣木食 |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樂道安命 | 南朝·宋·鮑照《園葵賦》:“蕩然任心,樂道安命。” |
要面子 | 張潔《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 要面子,絕不會把這些事往外講。” |
論黃數白 | 明·丘濬《投筆記·投筆空回》:“笑弩駘言不遜,論黃數白不堪聽。” |
長命富貴 | 《舊唐書 姚崇傳》:“經云:‘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趕盡 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 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
名重一時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連編累牘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雖終日兀坐車中,不發一語,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