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金成鐵的成語故事
![點金成鐵](/d/file/titlepic/chengyu9302.png)
拼音diǎn jīn chéng tiě
基本解釋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壞。也比喻把好事辦壞。
出處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真覺大師靈照》:“問:‘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點凡成圣。請師一點。’師曰:‘還知齊云點金成鐵嗎?’曰:‘點金成鐵,未之前聞。至理一言,敢希垂示!’
點金成鐵的典故
宋朝時期,王安石很欣賞南朝梁國詩人王籍的《入若邪溪》詩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兩句,在自己的《鐘山絕句》中襲改為“一鳥不鳴山更幽”,并向黃庭堅吹噓。黃庭堅認為王安石這樣一改就是點金成鐵之作。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點金成鐵)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胡作非為 | 清 李汝珍《鏡花緣》:“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為。” |
懸而未決 | 孫中山《救國之急務》:“已將一切問題決定,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懸而未決。” |
勢力之交 | 東漢·班固《漢書·張耳陳余傳贊》:“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
趕盡 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 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春山如笑 |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
毀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 |
不費吹灰之力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臺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
發號施令 | 《尚書 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
作壁上觀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