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融泄泄的成語故事
![融融泄泄](/d/file/titlepic/chengyu9637.png)
拼音róng róng xiè xiè
基本解釋融融:和樂的樣子;泄泄:同“洩洩”,笑語雜沓的樣子。形容大家在一起融洽愉快。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融融泄泄的典故
春秋時期,鄭武公 后由大兒子寤生繼位成鄭莊公,他聽信母后的要求將京城封給弟弟共叔段。段仗著母后的寵信想起兵造反。鄭莊公派兵鎮(zhèn)壓,他恨母后武姜說到黃泉才能相見,后悔話說得太絕,命人挖地道去見母后,兩人心頭都融融泄泄。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融融泄泄)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落落大方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9回:“杜雍卻不推辭,將通身換了,更覺落落大方。” |
一錢太守 |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 |
上下其手 | 唐 周矩《為索元禮首按制獄疏》:“微諷動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戒驕戒躁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yuǎn)保持謙虛進(jìn)取的精神。” |
勢力之交 | 東漢·班固《漢書·張耳陳余傳贊》:“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遁世離俗 | 《楚辭·九章·悲回風(fēng)》“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章:“千錘打鑼,一錘定音——隊長,你就決定吧。” |
大包大攬 |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大包大攬地說:‘這個小姑娘,跟我投緣分。’”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