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唇弄舌
![鼓唇弄舌](/d/file/titlepic/chengyu9675.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鼓:撥動,振動。振動嘴唇,撥弄舌頭。形容憑口舌挑撥、煽動或進行游說。
出處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4回:“今已陷之于喪亡,尚不自恥,猶敢鼓唇弄舌于眾諸侯之前耶?”
例子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31回:“京內外一班官吏,又復鼓唇弄舌,搖筆成文?!?/p>
基礎信息
拼音gǔ chún nòng shé
注音ㄍㄨˇ ㄔㄨㄣˊ ㄋㄨㄥˋ ㄕㄜˊ
繁體皷脣弄舌
感情鼓唇弄舌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挑撥是非。
近義詞鼓唇搖舌
英語wag one's tongu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二法門(意思解釋)
- 黃臺之瓜(意思解釋)
- 起兵動眾(意思解釋)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釋)
- 杜絕言路(意思解釋)
- 爭先恐后(意思解釋)
- 喜新厭舊(意思解釋)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天網恢恢(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鼓唇弄舌的意思解釋、鼓唇弄舌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救世主 | 基督徒對耶酥的稱呼。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 |
難言之隱 | 言: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
戒驕戒躁 | 戒:警惕;防備;躁:性急;警惕驕傲;防備急躁。 |
金光閃閃 | 閃閃:光亮閃爍。金光閃爍耀眼 |
窮鄉僻壤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民不畏 | 畏:懼怕。人民不怕 。形容不怕 的氣慨。 |
弟子孩兒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升官發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起 回生 | 把快要 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