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垢藏疾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本謂應有包容的氣量,后轉用以指包容壞人壞事。
出處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
例子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三國志 魏公孫淵傳》)
基礎信息
拼音hán gǒu cáng jí
注音ㄏㄢˊ ㄍㄡˇ ㄘㄤˊ ㄐ一ˊ
感情含垢藏疾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寬仁大度。
近義詞含垢納污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徑情直遂(意思解釋)
- 響答影隨(意思解釋)
- 簞瓢屢空(意思解釋)
- 肝膽欲碎(意思解釋)
- 膽寒發豎(意思解釋)
- 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解釋)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不費吹灰之力(意思解釋)
- 萬馬奔騰(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不開口(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一覽無余(意思解釋)
※ 含垢藏疾的意思解釋、含垢藏疾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小人得志 | 小人: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 |
費盡心思 | 心思:計謀。挖空心思,想盡辦法。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體恤入微 | 同“體貼入微”。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色飛眉舞 | 色:臉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
用心良苦 | 費勁心血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不到黃河心不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 心。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倒載干戈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滿天飛 | 形容到處都是。亦作“滿空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