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途滅虢
![假途滅虢](/d/file/titlepic/chengyu20635.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
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6回:“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虛名收川,實取荊州。”
例子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虛名收川,實限荊州。(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
基礎信息
拼音jiǎ tú miè guó
注音ㄐ一ㄚˇ ㄊㄨˊ ㄇ一ㄝˋ ㄍㄨㄛˊ
繁體叚途滅虢
感情假途滅虢是中性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消滅這個國家。
近義詞假道滅虢
英語attack the enemy by passing through a common neighbou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鍥而不舍(意思解釋)
- 手锏(意思解釋)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釋)
- 骨肉離散(意思解釋)
- 先聲奪人(意思解釋)
- 存而不議(意思解釋)
- 打腫臉充胖子(意思解釋)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釋)
- 群龍無首(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暴取豪奪(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釋)
- 互通有無(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討價還價(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假途滅虢的意思解釋、假途滅虢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有兩下子 | 比喻有點本領。 |
慘不忍睹 | 睹:看。情景凄慘;使人不忍看下去。 |
氣充志驕 |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遺形藏志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 亡。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直搗黃龍 |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搗:搗毀;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現泛指敵人腹地。 |
語重心長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無關緊要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胡支扯葉 | 見“胡枝扯葉”。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材優干濟 | 指才能優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聲馳千里 | 馳:傳揚。名聲遠播。形容聲望很高。 |
振聾發聵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