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吏緩民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對官員嚴格,對百姓寬和。
出處宋·蘇舜欽《論五事》:“急吏緩民,則吏不可縱,政之大功也。”
基礎信息
拼音jí lì huǎn mín
注音ㄐ一ˊ ㄌ一ˋ ㄏㄨㄢˇ ㄇ一ㄣˊ
繁體急吏緩民
感情急吏緩民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治國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魑魅魍魎(意思解釋)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意思解釋)
- 輪焉奐焉(意思解釋)
- 見多識廣(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楊柳依依(意思解釋)
- 揚幡擂鼓(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閉關自守(意思解釋)
- 色中餓鬼(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顯親揚名(意思解釋)
- 無窮無盡(意思解釋)
- 魂飛天外(意思解釋)
※ 急吏緩民的意思解釋、急吏緩民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默默無聞 |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
壯氣吞牛 |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頂嘴;稽:爭論;計較。受到指責不服氣;抓住對方話把;反過來責問對方。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獲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更生:重新獲得生命。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語重心長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光怪陸離 | 光怪:奇異的光彩;陸離:色彩繁雜。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