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失據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據:依據;憑借。前進、后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安身;亦指進退兩難。
出處宋 陳亮《謝安比王導》:“溫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故氣不足以決之,而進退失據?!?/p>
例子進退失據,兩無所容,此可謂調和者之戒矣。(章炳麟《諸子學略說》)
基礎信息
拼音jìn tuì shī jù
注音ㄐ一ㄣˋ ㄊㄨㄟˋ ㄕ ㄐㄨˋ
繁體進退失據
正音“據”,不能讀作“jū”。
感情進退失據是中性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進退兩難。
辨形“據”,不能寫作“跨”;“進”,不能寫作“近”。
近義詞無所適從、進退兩難、騎虎難下
反義詞進退有常、進退中繩
英語be in a box (be in a cleft stick)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人才濟濟(意思解釋)
- 說一不二(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目不轉睛(意思解釋)
- 直搗黃龍(意思解釋)
- 儉以養德(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散言碎語(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飛蛾撲火(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進退失據的意思解釋、進退失據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經幫緯國 | 經、緯: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引申為治理、規劃;邦:國家。指治理國家。 |
滿滿當當 | 形容很滿的樣子。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來去無蹤 |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
驕生慣養 | 驕:通“嬌”。指嬌生慣養。 |
力所能及 | 及:達到。自己的力量能達到。 |
嚴刑峻法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別人的歡心。迎合世俗,取悅于人。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敏而好學 | 敏:聰明。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焙笠蛞浴凹耗缂吼嚒被颉凹吼嚰耗纭敝^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