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手待斃
![斂手待斃](/d/file/titlepic/chengyu36329.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言束手待斃。
出處宋·洪邁《容齋續筆·靖康時事》:“予頃修《靖康實錄》,竊痛一時之禍,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數十萬,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
例子天下哪有斂手待斃的。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十四回
基礎信息
拼音liǎn shǒu dài bì
注音ㄌ一ㄢˇ ㄕㄡˇ ㄉㄞˋ ㄅ一ˋ
繁體斂手待斃
感情斂手待斃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等 。
近義詞束手待斃
英語await destruction in a resigned manner(wait for death with tied hand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十全十美(意思解釋)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釋)
- 費盡心機(意思解釋)
- 兵無常勢(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赤膽忠心(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窮愁潦倒(意思解釋)
- 沉魚落雁(意思解釋)
- 光怪陸離(意思解釋)
- 勢在必行(意思解釋)
- 辭喻橫生(意思解釋)
- 鳳友鸞交(意思解釋)
- 孤注一擲(意思解釋)
- 一網打盡(意思解釋)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釋)
- 紅顏薄命(意思解釋)
- 以身作則(意思解釋)
- 不擇手段(意思解釋)
- 合從連衡(意思解釋)
※ 斂手待斃的意思解釋、斂手待斃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半途而廢 | 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 |
手舞足蹈 | 蹈:跳動。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人。 |
疑鄰盜斧 | 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
窮鄉僻壤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著頭;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 |
叫化子 | 乞丐。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 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 身之禍。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聰明伶俐 | 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記憶力和理解力強。 |
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絕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