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虢取虞
![滅虢取虞](/d/file/titlepic/chengyu12562.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攻擊甲國時先穩(wěn)住乙國,等滅掉甲國后再滅乙國。
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5回:“今先定西蜀,乘順流之勢,水陸并進,并吞東吳,此‘滅虢取虞’之道也。”
例子今先定西蜀,乘順流之勢,水陸并進,并吞東吳,此“滅虢取虞”之道也。(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五回)
基礎信息
拼音miè guó qǔ yú
注音ㄇ一ㄝˋ ㄍㄨㄛˊ ㄑㄨˇ ㄩˊ
繁體滅虢取虞
感情滅虢取虞是貶義詞。
用法連動式;作定語、補語;含貶義。
近義詞假道滅虢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體恤入微(意思解釋)
- 敵眾我寡(意思解釋)
- 學以致用(意思解釋)
- 齊頭并進(意思解釋)
- 曉以大義(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不費吹灰之力(意思解釋)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室邇?nèi)诉b(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暴露無遺(意思解釋)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意思解釋)
- 冒失鬼(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滅虢取虞的意思解釋、滅虢取虞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天經(jīng)地義 | 經(jīng):道;原則;義: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
名士風流 | 名士的風度和習氣。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 |
甕中之鱉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甕:大壇子;鱉:甲魚。 |
價值連城 |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貴;價值很高。 |
一時一刻 |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jié);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羅掘一空 | 羅:用網(wǎng)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
信及豚魚 | 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命中注定 |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
物腐蟲生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fā)生,總有內(nèi)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安安靜靜 | 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
三人行,必有我?guī)?/a>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節(jié)哀順變 | 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 者家屬的話。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F(xiàn)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jīng)的人。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jīng)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便還就孤 | 就撤回到我這里.。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升官發(fā)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zhì)財富。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 ,要命。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