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訥寡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訥:說話遲鈍。形容人不愛說話。
出處《晉書·葛洪傳》:“為人木訥,不好榮利,閉門卻掃,未嘗交游。”
基礎信息
拼音mù nè guǎ yán
注音ㄇㄨˋ ㄋㄜˋ ㄍㄨㄚˇ 一ㄢˊ
繁體木訥寡言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堅強不屈(意思解釋)
- 旁若無人(意思解釋)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釋)
- 惡衣惡食(意思解釋)
- 損人不利己(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遁世離俗(意思解釋)
- 投石問路(意思解釋)
- 倒懸之危(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慮周藻密(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張徨失措(意思解釋)
- 橫拖倒扯(意思解釋)
- 孤注一擲(意思解釋)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釋)
- 善自為謀(意思解釋)
※ 木訥寡言的意思解釋、木訥寡言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暈頭轉向 |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嚴刑峻法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掉以輕心 | 掉:原意為搖擺;現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
來蹤去跡 | 蹤、跡:腳印。來去的蹤跡;指人、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角巾素服 | |
之 靡二 | 同“之 靡它”。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春冰虎尾 |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勢在必行 | 行:做。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
經國之才 |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
阿時趨俗 | 阿:迎合。迎合時尚和世俗。 |
好來好去 | 善始善終。 |
神魂顛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