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聵振聾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聵:耳聾。使耳聾的人都受到振動和醒悟。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強大。
出處清·鄧顯鶴《鄒君墓志銘》:“居德善俗,啟聵振聾,儒者之效,匪徒言說。”
例子作為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做啟聵振聾的工作
基礎信息
拼音qǐ kuì zhèn lóng
注音ㄑ一ˇ ㄎㄨㄟˋ ㄓㄣˋ ㄌㄨㄥˊ
感情啟聵振聾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力量大。
近義詞振聾發聵、振聾啟聵
英語enlighten the benighte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祖功宗德(意思解釋)
- 著手回春(意思解釋)
- 一擁而上(意思解釋)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釋)
- 大包大攬(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不到黃河心不 (意思解釋)
- 作亂犯上(意思解釋)
- 救經引足(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龍馭上賓(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白草黃云(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歐風美雨(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釋)
- 無所用心(意思解釋)
※ 啟聵振聾的意思解釋、啟聵振聾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整整齊齊 | 保持整潔和有條不紊。 |
繩之以法 | 繩:準繩;引申為制裁;之:代詞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準繩;給予制裁。 |
青山綠水 | 泛稱美好山河。 |
敏而好學 | 敏:聰明。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 |
蝶粉蜂黃 |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妝扮美容。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遁入空門 |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雷霆萬鈞 | 雷霆:暴雷;霹靂;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合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不可阻擋。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慮周藻密 | 藻:辭藻,措辭。密:縝密。思路嚴謹,措詞縝密。考慮周到,辭采細密。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驚心悼膽 | 悼:戰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
顧影自憐 | 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 |
過五關 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