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無犯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秋毫:動物秋后新換的絨毛。比喻十分纖細之物。形容軍紀嚴明;對百姓無絲毫侵犯;也形容為人清正廉潔。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例子老夫一生公廉正直,與人秋毫無犯。(元 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
基礎信息
拼音qiū háo wú fàn
注音ㄑ一ㄡ ㄏㄠˊ ㄨˊ ㄈㄢˋ
繁體秌毫無犯
感情秋毫無犯是褒義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辨形“毫”,不能寫作“豪”。
近義詞雞犬不驚、道不拾遺
反義詞胡作非為、無惡不作
英語(of high disciplined troops) not commit the slightest offence against the civilians
日語秋毫も犯(おか)さず
德語den Interessen der Bevǒlkerung nicht im geringsten zuwiderhandeln
法語ne pas commettre la moindre déprédation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發綜指示(意思解釋)
- 論黃數白(意思解釋)
- 紫陌紅塵(意思解釋)
- 荒淫無恥(意思解釋)
- 杜絕言路(意思解釋)
- 舉善薦賢(意思解釋)
- 安于現狀(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冠絕一時(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釋)
- 百步穿楊(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勝友如云(意思解釋)
- 春去冬來(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秋毫無犯的意思解釋、秋毫無犯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流離瑣尾 |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
安內攘外 |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
甕中之鱉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甕:大壇子;鱉:甲魚。 |
輪焉奐焉 | 形容房屋高大眾多。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目不轉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進進出出 | 走進走出,穿進穿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