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文就武
![棄文就武](/d/file/titlepic/chengyu15413.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放棄文業,改從武事。
出處元 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聞詩禮傳家,此子棄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讀《武經七書》么?”
例子小可兀自棄文就武,來此落草,制使又是有罪的人,雖經赦宥,難復前職。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二回
基礎信息
拼音qì wén jiù wǔ
注音ㄑ一ˋ ㄨㄣˊ ㄐ一ㄡˋ ㄨˇ
繁體棄文就武
感情棄文就武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投筆從戎
反義詞棄武修文
英語abandon the pen for the swor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好說歹說(意思解釋)
- 鐵郭金城(意思解釋)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釋)
- 取長補短(意思解釋)
- 鍥而不舍(意思解釋)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釋)
- 志滿意得(意思解釋)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釋)
- 不翼而飛(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詐奸不及(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鐵樹開花(意思解釋)
- 百步穿楊(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蕩然無余(意思解釋)
- 罵罵咧咧(意思解釋)
- 連車平斗(意思解釋)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釋)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釋)
- 飽學之士(意思解釋)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釋)
※ 棄文就武的意思解釋、棄文就武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功虧一簣 |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而沒有成功。 |
形影相顧 | 形:形體;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
枝對葉比 | 枝葉相對并列。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錢;貴:地位高;淫:惑亂;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錢有勢而惑亂,不因武力或權勢而脅迫屈服。 |
氣充志驕 |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戶限為穿 | 戶限:門檻;為:被。門檻都踩破了。形容進出的人很多。 |
春風風人 |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不翼而飛 | 翼:翅膀;不翼:沒有翅膀。沒有翅膀就飛走了。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也作“無翼而飛”。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永垂不朽 | 朽:磨滅。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永遠不會磨滅。” |
纏綿悱惻 |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也作“悱惻纏綿”。 |
本末倒置 |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忙不擇價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爭分奪秒 |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