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政息
![人亡政息](/d/file/titlepic/chengyu9994.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亡:失去, 亡;息:廢,滅。舊指一個掌握政權的人 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著停頓下來。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基礎信息
拼音rén wáng zhèng xī
注音ㄖㄣˊ ㄨㄤˊ ㄓㄥˋ ㄒ一
感情人亡政息是貶義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補語;含貶義。
反義詞人存政舉
英語When a man expires his work will stop.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開門見山(意思解釋)
- 星霜屢移(意思解釋)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釋)
- 舉世混濁(意思解釋)
- 意氣風發(意思解釋)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牝雞司晨(意思解釋)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煢煢孑立(意思解釋)
- 縱橫天下(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 (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人亡政息的意思解釋、人亡政息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厲害。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安于現狀 | 安: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現狀:目前的狀況。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 |
大樹將軍 | 原指東漢馮異。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
戰天斗地 | 戰、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