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之以法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繩:準繩;引申為制裁;之:代詞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準繩;給予制裁。
出處漢 馮衍《上疏自陳》:“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繩之以法則為罪,施之以德則為功。”
例子對于那些目無法紀的人,必須繩之以法,才能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
基礎信息
拼音shéng zhī yǐ fǎ
注音ㄕㄥˊ ㄓ 一ˇ ㄈㄚˇ
繁體繩之以灋
正音“之”,不能讀作“zī”。
感情繩之以法是褒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謎語絞刑
近義詞依法從事
反義詞逍遙法外
英語punish sb. according to law
日語法律によって制裁す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及時應令(意思解釋)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釋)
- 轍鮒之急(意思解釋)
- 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釋)
- 有權有勢(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圖窮匕見(意思解釋)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釋)
- 戰不旋踵(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繩之以法的意思解釋、繩之以法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來去無蹤 |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
故家喬木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香草美人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囊螢照雪 |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顧影弄姿 | 顧影:看著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對著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度己失期 |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 。坐著等 。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 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