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言托意
![設言托意](/d/file/titlepic/chengyu34445.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托:寄托。用言語寄寓心意。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每日一人學中,四處各坐,卻八目勾留,或設言托意,或詠桑寓柳,遙以心照,卻外面自為避人眼目。”
基礎信息
拼音shè yán tuō yì
注音ㄕㄜˋ 一ㄢˊ ㄊㄨㄛ 一ˋ
繁體設言托意
感情設言托意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太歲頭上動土(意思解釋)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釋)
- 滿腹經綸(意思解釋)
- 發綜指示(意思解釋)
- 多謀善慮(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解釋)
- 群龍無首(意思解釋)
- 百戰百勝(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不費吹灰之力(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因噎廢食(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解釋)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起 回生(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草滿囹圄(意思解釋)
※ 設言托意的意思解釋、設言托意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度己以繩 | 繩:糾正,約束。指一定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為合乎法度。 |
學無止境 | 指學業上是沒有盡頭的,應奮進不息。 |
節用裕民 | 節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付之一炬 | 付:交給;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 |
溝滿壕平 | 形容飽滿。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抱恨黃泉 | 黃泉:人 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 有遺恨。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寥寥無幾 | 寥:稀少;很少;無幾:沒有幾個。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進入圣賢境界。后來多指學術、技藝、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
拔毛連茹 | 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池魚之殃 |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 |
解甲歸田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
大顯神通 | 神通:原為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 |
奪其談經 | 比喻在辯論中壓倒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