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休共戚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亦作“同休等戚”。①謂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guān)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難。
出處《周書·尉遲迥傳》:“吾居將相與國舅甥,同休共戚,義由一體。”
例子清·李漁《巧團圓·防辱》:“指望他早去早回,畢了婚姻之事,也有個同休共戚之人。”
基礎(chǔ)信息
拼音tóng xiū gòng qī
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ㄡ ㄍㄨㄥˋ ㄑ一
繁體同休共慼
感情同休共戚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休戚相關(guān)、同休等戚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名重一時(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促膝談心(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竹籃打水一場空(意思解釋)
- 彌留之際(意思解釋)
- 神不知鬼不覺(意思解釋)
- 勿謂言之不預(yù)(意思解釋)
- 拳頭產(chǎn)品(意思解釋)
※ 同休共戚的意思解釋、同休共戚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葉知秋 |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秋天已經(jīng)來臨。比喻由細(xì)微的跡象可以預(yù)料出事物的發(fā)展趨向。 |
寸進尺退 | 前進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
安適如常 | 平安舒適像正常情況一樣。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同“杯弓蛇影”。 |
前因后果 | 佛教講;先前種什么因;后來就結(jié)什么果;指事情發(fā)生的起因和它的結(jié)果。指事情的全部過程。 |
鶴立雞群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惡衣惡食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丑聲遠(yuǎn)播 |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yuǎn)。 |
曉以大義 |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清楚。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xù)不斷。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qū)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biāo)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塵外孤標(biāo) | 塵外:世外;孤標(biāo):孤立的標(biāo)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zhì)。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zhàn)。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tài)。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nèi)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口墜天花 | 據(jù)《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yōu)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寥寥無幾 | 寥:稀少;很少;無幾:沒有幾個。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
色厲內(nèi)荏 | 色:神色;歷:歷害;內(nèi):內(nèi)心。荏:軟弱;怯懦。形容外表嚴(yán)厲強硬;內(nèi)心怯懦軟弱。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面授機宜 | 面:當(dāng)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yīng)時機的對策、辦法。當(dāng)面教給應(yīng)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西學(xué)東漸 | 漸:流入。西方的各種學(xué)說向東方流傳。 |
倒載干戈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shè),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zhàn)爭,天下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