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一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功虧一簣。比喻功敗垂成。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例子元·方回《勉齋箴》:“并九仞而不及泉兮,山未成一簣而止,浚之深而崇之高兮,亦在乎匷之而已。”
基礎信息
拼音wèi chéng yī kuì
注音ㄨㄟˋ ㄔㄥˊ 一 ㄎㄨㄟˋ
繁體未成一簣
感情未成一簣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功敗垂成。
近義詞功虧一簣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國中之國(意思解釋)
- 春風化雨(意思解釋)
- 從俗浮沉(意思解釋)
- 節(jié)用裕民(意思解釋)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意思解釋)
- 嚴陣以待(意思解釋)
- 枝對葉比(意思解釋)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釋)
- 鑿壁借光(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遺形藏志(意思解釋)
- 主憂臣勞(意思解釋)
- 當機立斷(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不費吹灰之力(意思解釋)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釋)
- 發(fā)號施令(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未成一簣的意思解釋、未成一簣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tǒng)一。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難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以權謀私 | 以: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取;私:私利。憑著權利謀取私利。 |
陳言務去 |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xiàn)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升官發(fā)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zhì)財富。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zhuǎn)入別的情節(jié)。現(xiàn)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fā)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