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危行
![危言危行](/d/file/titlepic/chengyu8100.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
例子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杜畿傳》:“危言危行以處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基礎(chǔ)信息
拼音wēi yán wēi xíng
注音ㄨㄟ 一ㄢˊ ㄨㄟ ㄒ一ㄥˊ
感情危言危行是褒義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英語honest talk and action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鷗鳥不下(意思解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意思解釋)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釋)
- 流離顛沛(意思解釋)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釋)
- 云天霧地(意思解釋)
- 語不驚人(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忙不擇價(jià)(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釋)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閉門讀書(意思解釋)
- 騰聲飛實(shí)(意思解釋)
- 反戈一擊(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孤注一擲(意思解釋)
※ 危言危行的意思解釋、危言危行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出師無名 | 謂沒有正當(dāng)理由而出兵征伐。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珠宮貝闕 | 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形容房屋華麗。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三個(gè)臭皮匠,合成一個(gè)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shí)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cuò)誤。好像是對的;實(shí)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shí)際上不一樣。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盡誠竭節(jié) | 誠:忠誠。節(jié):氣節(jié),義節(jié)。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jié)。亦作“盡節(jié)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jié)”、“竭忠盡節(jié)”。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diǎn)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jié)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jīng)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繁榮富強(qiáng) | 繁榮:(經(jīng)濟(jì)或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興盛;富強(qiáng):(國家)生產(chǎn)豐富;力量強(qiáng)大。形容國家興旺發(fā)達(dá);富足強(qiáng)大。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zhuǎn);調(diào)轉(zhuǎn);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diào)轉(zhuǎn)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jìn)攻。比喻掉轉(zhuǎn)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jìn)行斗爭。 |
爭分奪秒 |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shí)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
揮戈反日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zhuǎn)危局。 |
踵趾相接 | 謂腳跡相連。形容人數(shù)眾多,接連不斷。 |
除惡務(wù)本 | 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
變化無方 | 方:方向,引申為準(zhǔn)則。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動(dòng)不因循守舊,變化多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