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方絕域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邊遠偏僻的地區。
出處宋·李清照《<金石錄>后序》:“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例子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名山大川,遐方絕域,固本治水作貢之文。”
基礎信息
拼音xiá fāng jué yù
注音ㄒ一ㄚˊ ㄈㄤ ㄐㄩㄝˊ ㄩˋ
繁體遐方絶域
感情遐方絕域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遐方絕壤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釋)
- 自暴自棄(意思解釋)
- 不屑一顧(意思解釋)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釋)
- 損人不利己(意思解釋)
- 當機立斷(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思解釋)
- 因噎廢食(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故態復萌(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遐方絕域的意思解釋、遐方絕域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貴、最有權威的人。 |
聾者之歌 | 聾者學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 |
背腹受敵 |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
鶴立雞群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 亡。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縱橫四海 | 縱橫:奔馳無阻。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比喻無敵于世。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調轉;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轉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