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后實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聲:聲勢;實:實力。比喻先用聲勢挫折敵方士氣,然后交戰。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后實者,此之謂也。”
例子臣艾切謂兵有先聲而后實者,今因平蜀之勢以乘吳,此席卷之時也。(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八回)
基礎信息
拼音xiān shēng hòu shí
注音ㄒ一ㄢ ㄕㄥ ㄏㄡˋ ㄕˊ
繁體先聲后實
感情先聲后實是褒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先聲奪人
英語proclaim one's might first and then make an actual demonstration of i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非同小可(意思解釋)
- 身無分文(意思解釋)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釋)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畫地為牢,議不入(意思解釋)
- 面有難色(意思解釋)
- 龍馭上賓(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駕輕就熟(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冒失鬼(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轟轟烈烈(意思解釋)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釋)
※ 先聲后實的意思解釋、先聲后實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戒驕戒躁 | 戒:警惕;防備;躁:性急;警惕驕傲;防備急躁。 |
翩翩起舞 |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 |
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炙手可熱 | 炙:烤。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梢酝ㄟ^推想而了解真相。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白發蒼蒼 | 蒼蒼:灰白色。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 |
酒能亂性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英勇。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