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鬩墻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兄弟之間發(fā)生糾紛;也比喻內部爭斗。鬩:爭吵;爭斗。
出處《詩經 小雅 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p>
例子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而俠累那家伙,偏偏要兄弟鬩墻,引狼入室!”
基礎信息
拼音xiōng dì xì qiáng
注音ㄒㄩㄥ ㄉ一ˋ ㄒ一ˋ ㄑ一ㄤˊ
繁體兄弟鬩墻
感情兄弟鬩墻是貶義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補語、分句;含貶義。
辨形“鬩”,不能寫作“悶”。
近義詞同室操戈、禍起蕭墻
反義詞一致對外
英語internal strife(brothers fight among themselve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居功自滿(意思解釋)
- 沒顛沒倒(意思解釋)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釋)
- 流離顛沛(意思解釋)
- 觸目皆是(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討價還價(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jié)(意思解釋)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顯親揚名(意思解釋)
- 草滿囹圄(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無窮無盡(意思解釋)
- 主人翁(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息息相關(意思解釋)
- 黯然神傷(意思解釋)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釋)
- 游騎無歸(意思解釋)
- 盡付東流(意思解釋)
- 亂瓊碎玉(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的意思解釋、兄弟鬩墻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堅強不屈 | 屈:屈服。堅韌、剛毅,毫不屈服。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青山綠水 | 泛稱美好山河。 |
緣慳分淺 | 慳:欠缺。緣分欠缺。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
普天同慶 |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xiàn)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wěn)定,不平靜。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角巾素服 |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F(xiàn)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yè);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jié)?,F(xiàn)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yōu)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
驕傲自滿 | 自高自大;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閉門讀書 |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
土生土長 | 當?shù)厣L的。 |
豁然開朗 |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xiàn)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
五花八門 |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zhàn)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