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出暮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早出晚歸”。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早出暮歸,提竹筒銅絲籠,于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靡計不施,迄無濟。”
基礎信息
拼音zǎo chū mù guī
注音ㄗㄠˇ ㄔㄨ ㄇㄨˋ ㄍㄨㄟ
繁體早出暮歸
感情早出暮歸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作息。
近義詞早出晚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震耳欲聾(意思解釋)
- 不屑一顧(意思解釋)
- 損人不利己(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釋)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釋)
- 營私舞弊(意思解釋)
- 刀光劍影(意思解釋)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釋)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前赴后繼(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舉目無親(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東道主(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早出暮歸的意思解釋、早出暮歸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逍遙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窮鄉僻壤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驚鴻艷影 | 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
挖空心思 | 形容費盡心計;想盡一切辦法。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 。坐著等 。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