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罰臧否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賞罰褒貶。
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例子郡邑守令仰望風(fēng)采,陟罰臧否,在其一言。章炳麟《革命道德論》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hì fá zāng fǒu
注音ㄓˋ ㄈㄚˊ ㄗㄤ ㄈㄡˇ
繁體陟罰臧否
感情陟罰臧否是中性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萬眾一心(意思解釋)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丑聲遠(yuǎn)播(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大樹將軍(意思解釋)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釋)
- 萬馬奔騰(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供不應(yīng)求(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生 有命(意思解釋)
- 雨散風(fēng)流(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女扮男裝(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時運(yùn)亨通(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yīng)接不暇(意思解釋)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意思解釋)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釋)
※ 陟罰臧否的意思解釋、陟罰臧否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
狐群狗黨 | 與狐;狗結(jié)群為黨。比喻勾結(jié)在一起的壞人。 |
彬彬有禮 | 彬彬:原為文采與質(zhì)樸兼?zhèn)涿病P稳菸难哦卸Y貌。 |
不二法門 | 不二:唯一的;法門:修行的門徑。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jié);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盤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很大。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huán)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dān)災(zāi)難和困苦。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fā)表決定性的意見。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jù)、例證。 |
叫化子 | 乞丐。 |
肝膽過人 | 膽量超過一般人。比喻有勇氣,有血性。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慷慨悲歌 | 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fā)悲壯的胸懷。 |
塵外孤標(biāo) | 塵外:世外;孤標(biāo):孤立的標(biāo)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zhì)。 |
融會貫通 | 融會:融合領(lǐng)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zhàn)英勇。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jīng)過相當(dāng)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yuǎn)不會消失。 |
風(fēng)虎云龍 | 虎嘯生風(fēng),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yīng)。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jìn)。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tài)和風(fēng)度嫻靜文雅。 |
升官發(fā)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zhì)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