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美行厲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志向高遠,又能砥礪操行。
出處《后漢書·張堪傳》:“年十六,受業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
基礎信息
拼音zhì měi xíng lì
注音ㄓˋ ㄇㄟˇ ㄒ一ㄥˊ ㄌ一ˋ
繁體志美行厲
感情志美行厲是褒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志向高遠,又能砥礪操行。
近義詞志潔行芳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堅強不屈(意思解釋)
- 引鬼上門(意思解釋)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釋)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釋)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釋)
- 揚幡擂鼓(意思解釋)
- 珠宮貝闕(意思解釋)
- 倒懸之危(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對頭(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閑情逸趣(意思解釋)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志美行厲的意思解釋、志美行厲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照單全收 | 指按照禮單的數目全部接受。 |
引物連類 | 謂引證或引喻某一事物,而連帶及于同類的其它事物。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四海之內都會有知心朋友;盡管遠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鄰一樣。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遠也親近。海內;四海之內;古時候認為中國四周都是海;把國內稱為海內;現泛指世界。天涯:天邊;比鄰:緊靠的邊鄰。 |
本位主義 |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 |
慘不忍睹 | 睹:看。情景凄慘;使人不忍看下去。 |
超俗絕世 | 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過門不入 |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幫助;吉人:善人。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 |
材優干濟 | 指才能優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