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暢的成語
有關暢的成語
有關暢的成語共收錄14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暢通無阻 | 暢:不停滯;暢利地。毫無阻礙地通行或通運。多指事情能順利地進行。 |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打通了安合公路,使北路的進軍暢通無阻。” |
暢所欲言 | 暢:盡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講的話痛快地全部講出來。也作“盡所欲言”。 | 清 方苞《游豐臺記》:“少長不序,臥起坐立,惟所便人,暢所欲言,舉酒相屬,向夕猶不能歸。” |
暢所欲為 | 痛痛快快地做想做的事。 | 清 李漁《奈何天 總評》:“使之生于貴族,早歷宦途,暢所欲為,更不知作何豎立。” |
通險暢機 | 使險要之地暢通無阻。 | 鄭觀應《上晉撫胡蘄生中丞條陳》:“今欲通險暢機,誠非火車鐵路不為功。” |
酣暢淋漓 | 酣暢:原指喝酒或睡眠很充分;泛指痛快;淋漓:飽滿暢快的樣子。非常暢快。也指文藝作品中刻畫人的形象或表達感情很充分。 | 宋 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 釋秘演詩集序》:“則往從布衣野花,酣嬉淋漓,顛倒而不厭。” |
文筆流暢 | 文字通順,讀起來不費力。 | |
暢行無礙 | 毫無阻礙地通行或流通。多指事情能順利地進行。亦作“暢通無阻”。 | |
惠風和暢 |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
調神暢情 | 使精神順適,情緒歡暢。 | 《北堂書鈔》卷一四二引南朝·宋·徐爰《食箴》:“一日三飽,圣賢通執。奉君養親,靡不加精。安慮潤氣,調神暢情。” |
開懷暢飲 | 開懷:心情無所拘束,十分暢快。比喻敞開胸懷,盡情飲酒。 | 元·無名氏《射柳棰丸》第三折:“令人們安排酒肴,與眾大人每玩賞端陽,開懷暢飲。” |
旁通曲暢 | 亦作“旁通曲鬯”。普遍通達。 | |
暢行無阻 | 毫無阻礙地通行或通過。 |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鏟除這兩方面的禍根,才能使黨在團結全黨同志和團結全國人民的偉大事業中暢行無阻。” |
暢叫揚疾 | 指大吵大鬧。“暢叫”即“唱叫”,吵鬧之意。“揚疾”猶嚷唧,亦吵鬧之意。 | 元 楊暹《劉行首》第四折:“可笑愚癡,不辨個高低,暢叫揚疾。” |
暢敘幽情 | 暢:盡情;敘:敘談。盡情地敘談傾訴。 |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