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畔的成語
有關畔的成語
有關畔的成語共收錄5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沉:沉沒;側畔:旁邊;帆:船。沉船旁邊有很多船過,發病的樹木旁邊有很多茂盛的樹木。比喻新生勢力銳不可當。 |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縫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郡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耕者讓畔,訟者讓田 | 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讓給對方,有糾紛的給對方讓田。形容禮讓已成為社會風氣。 | 清·汪琬《新修至德廟碑》:“古者政化之成也,則公卿讓于朝,士庶人讓于都,于鄙,耕者讓畔,訟者讓田。” |
離經畔道 | ①謂思想、言行背離儒家經典和規范。②指背離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和行為規范。 | 元·費唐臣《貶黃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離經畔道,見新法之行,往往行諸吟詠。”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誅之人也!吾房中師弟授受,紹聞知之統,繼精一之傳,豈可以容離經畔道之人哉!” |
畔道離經 | 畔:通“叛”,違背。違背道德,脫離經典。指背離常規的思想或行為。 | 清·洪昇《<堅瓠補集>》序:“開人心狙詐之端,啟風俗陵傲之習,不至于畔道離經不止。” |
耕者讓畔,行者讓路 | 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讓給對方,走路的人讓開路給對方行走。形容禮讓已成為社會風氣。 | 《孔子家語·好生》:“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