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瑜的成語
有關瑜的成語
有關瑜的成語共收錄15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瑕不掩瑜 | 瑕:玉上的斑點;瑜:玉的光彩。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點;缺點是次要的;優點是主要的。 | 西漢 戴圣《禮記 聘義》:“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
周瑜打黃蓋 | 兩相情愿。 | 老舍《柳屯的》:“周瑜打黃蓋,愿打愿挨。” |
瑕不揜瑜 | 見“瑕不掩瑜”。 | 西漢·戴圣《禮記·聘義》:“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
握瑜懷玉 | 瑜:美玉。懷藏有美玉。比喻富有文學才能。 | 《南史·劉虬傳》:“是以握瑜懷玉之士,瞻鄭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閩鄉而嘆息。” |
瑜百瑕一 | 比喻優點多而缺點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五:“觀玩全書,瑜百瑕一,津逮來學,誠為有裨。” |
握瑜懷瑾 | 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
瑜不揜瑕 | 見“瑜不掩瑕”。 | 《禮記·聘禮》作“瑜不揜瑕”。鄭玄注:“瑕,玉之病也。瑜,其中間美者。” |
摘瑕指瑜 | 謂揭示優缺點。 | 明·袁宏道《送徐太府見可入計序》:“士之執舉子業者盈庭,公摘瑕指瑜,無不心折。” |
抉瑕掩瑜 | 瑕:玉上的斑點;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點,埋沒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和短處,而抹煞其優點和長處。 | 唐 嚴郢《駁議呂諲》:“今太常議荊南之政詳矣……乃抉瑕掩瑜之論,非中適之言也。” |
瑕瑜互見 | 瑜:玉的光澤;見:顯露。比喻優點;缺點都有。 |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升庵論文,瑕瑜互見。” |
瑜不掩瑕 | 比喻優點掩蓋不了缺點。 | 西漢 戴圣《禮記 聘義》:“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
尺瑜寸瑕 | 大塊美玉而小有疵病。比喻良才而有小缺點。 | 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蔣觀文錢塘天府二貼贊》:“尺瑜寸瑕,工所不棄。” |
抱瑜握瑾 | 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純潔高尚的品德。 | 明·徐獻忠《唐詩品》:“朔氣縱橫,壯心落落,抱瑜握瑾,沉浮閭巷之間。” |
瑤環瑜珥 | 瑤:美玉;環:玉圈;瑜:美玉;珥:玉制的耳飾。比喻美好如玉的子弟。 | 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志》:“幼子娟好靜秀,瑤環瑜珥,蘭茁其牙,稱其家兒也。” |
懷瑾握瑜 | 瑾、瑜:美玉。懷里揣著瑾;手里拿著瑜。比喻人具有純潔而優美的品德。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