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快的成語
有關(guān)快的成語
因篇幅關(guān)系,快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痛痛快快 | 馬上,毫不猶豫。盡情。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一回:“依我看來,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來到此地,索興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明 徐姬《 狗記 看書苦諫》:“何不快馬加鞭,逕趕至蒼山,救取伯伯。”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清 曹雪芹《紅樓夢》:“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fā)心直嘴快了。”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哥哥是好人。”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只圖一時快心滿志,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jī)。”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這話也說得是,那么著,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陳白塵、賈霽《宋景詩》第24章:“宋大帥真是快人快語!來,干一大杯!” |
一吐為快 | 盡情說出要說的話而感到暢快。 | 諶容《真真假假》:“仿佛全是他積郁在胸中多時的由衷之言,今日終于得以一吐為快。” |
嘴直心快 |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 | |
親痛仇快 | 仇:敵人;親:自己人。使親人悲痛;卻使敵人高興。 | 漢 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 |
快刀 亂麻 | 快:鋒利。比喻以果斷迅捷的手段解決錯綜復(fù)雜的問題。 | 《北齊書 文宣帝紀(jì)》:“高祖嘗試觀諸子意識,各使治亂絲,帝獨(dú)抽刀 之,曰:‘亂者須 !’” |
乘龍快婿 | 乘龍:好比乘坐于龍上得道成仙;快婿:稱意的女婿。舊指才貌雙全的女婿。也用作稱譽(yù)別人的女婿。 | 晉 張方《楚國先賢傳》:“時人謂桓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 |
快人快性 | 謂為人爽直痛快,不忸怩作態(tài)。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8回:“何小姐自來快人快性,伸手就先接過去。” |
能言快說 | 見“能言快語”。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1回:“原來這李師師是個風(fēng)塵妓女,見了燕青這表人物,能言快說,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 |
舌尖口快 | 尖:尖銳,鋒利。快:銳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說話爽快。也指說話尖刻,不肯讓人。 | 元·無名氏《獨(dú)角牛》第二折:“山海也似冤仇,我和他劈什么排,不是我舌尖口快。” |
口直心快 | 想什么說什么,為人直爽。 | 巴金《家》:“倒是覺慧口直心快,他終于說了出來。” |
快犢破車 | 跑得快的牛犢會把車?yán)1扔髂贻p氣盛的人應(yīng)當(dāng)懂得克制。 | 《晉書·石季龍載記》:“快牛為犢子時,多能破車,汝當(dāng)小忍之。” |
快意當(dāng)前 | 快意:爽快舒適。指痛快一時。 | 《史記·李斯列傳》:“快意當(dāng)前,適觀而已矣。” |
勝任愉快 | 指有能力擔(dān)當(dāng)某項(xiàng)任務(wù)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當(dāng)是之時,吏治若救炎揚(yáng)沸,非武健嚴(yán)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 |
鞭打快牛 | 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讓它走得更快。比喻賞罰不明,獎懶罰勤。 | 洪放《秘書長》:“不能鞭打快牛,這不科學(xué)。” |
快刀 麻 | 見“快刀 亂麻”。 | 茅盾《腐蝕·11月6日》:“此時局勢,須要快刀 麻,不能拖泥帶水。” |
輕松愉快 | 指人的心情很放松、歡欣快樂。 | 毛澤東《文匯報的資產(chǎn)階級方向應(yīng)當(dāng)批判》:“說是輕松愉快,這句話具有人們常有的禮貌性質(zhì)。” |
東床快婿 | 指為人豁達(dá),才能出眾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稱。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 |
快心遂意 | 猶言稱心如意。 | 《豆棚閑話·介之推火封爐戶》:“恨不得從半空中將之推一把頭發(fā)揪在跟前,生生的咬嚼下肚,方得快心遂意。” |
稱心快意 | 滿足心意。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稱心快意了。” |
拍手稱快 | 拍著手喊痛快。形容人們因正義得到伸張;公憤得到消除時高興愉快的樣子。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說起他 得可憐,無不垂涕。又見惡姑奸夫俱 ,又無不拍手稱快。” |
快人快事 | 爽快人辦爽快事。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附各本序跋題辭〈陳序〉》:“維時雪停段君,踴躍付梓,快人快事,其有古人不見我之思乎?” |
短平快 | 排球比賽中“快攻”戰(zhàn)術(shù)的一種。形容技術(shù)開發(fā)項(xiàng)目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 | |
快快活活 | 指人感覺高興快樂。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怎如得吾兄大才,考了個案首,如今快快活活,只候搶元奪魁,吃鹿鳴宴了,怎得知小弟的苦。” |
心直嘴快 | 見“心直口快”。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2回:“襲人在旁‘嗤’的一笑,說道:‘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發(fā)心直嘴快了。’” |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 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南源道明禪師》:“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 |
能言快語 | 能說會道,言詞敏捷爽利。 | 元·高文秀《誶范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備能言快語之士,往聘齊國。” |
快心滿意 | 見“快心遂意”。 | 《豆棚閑話·藩伯子散宅興家》:“說到傷心之處,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來,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滿意哩。” |
多快好省 | 數(shù)量多,速度快,質(zhì)量好,成本省。 | 毛澤東《在擴(kuò)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
空談快意 | 快意:使內(nèi)心感到痛快。信口開河地高談闊論,卻不付諸行動,只是為了口頭痛快。 | 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或者只是空談快意,并不準(zhǔn)備真正去做。” |
快刀斷亂麻 | 快:鋒利。比喻采取堅(jiān)決有效的措施,果斷解決復(fù)雜的問題。 | 梁啟超《樂利主義泰斗邊泌之學(xué)說》:“茍其所發(fā)論所措施,與此正鵠相繆戾者,則昌言排擊之,無所顧戀,無所徇避,快刀斷亂麻,一拳碎黃鶴。” |
眼疾手快 | 形容做事機(jī)警敏捷。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
沉著痛快 | 堅(jiān)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 宋 嚴(yán)羽《滄浪詩話 詩辯》:“其大概有二,曰優(yōu)游不迫,曰沉著痛快。” |
痛快淋漓 | 形容盡情盡意;非常暢快。淋漓:心情舒暢。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63回:“買了一票磚,害得人家一個痛快淋漓。” |
說時遲,那時快 | 小說中的常用套語。意指事情發(fā)生的速度不是記敘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 |
手疾眼快 | 疾:快。眼到手也到;指手和眼睛的動作都很快。形容動作機(jī)靈;眼光敏捷。 | 明 吳承恩《西游記》:“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哪吒腦后,著左膊上一棒打來。” |
先睹為快 | 睹:看見。以能盡量早看到為快樂。形容急切盼望看到。 | 唐 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凰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
大快人心 | 快:痛快。指壞人或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或壞事得以取締;人們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 《明史 余懋學(xué)傳》:“如潘季馴之斥,大快人心,而猶累牘連章,為之申雪,是為欺罔。” |
置之 地而后快 | 恨不得把人弄 才痛快。形容心腸狠毒。 | 宋 蘇舜欽《答韓持國書》:“被廢之后,喧然未已,更欲置之 地而后快。” |
快刀 亂絲 | 比喻做事果斷,能采取堅(jiān)決有效的措施,很快解決復(fù)雜的問題。同“快刀 亂麻”。 | 錢鐘書《圍城》:“恨自己心腸太軟,沒有快刀 亂絲的勇氣。” |
人心大快 | 快:痛快。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 明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立枷》:“東山受恩反噬,其罪蓋浮于諸龍光。當(dāng)時人心大快,佐以此得縉紳聞聲,然亦不云立枷。” |
拍掌稱快 | 稱:稱道。拍著手掌叫痛快。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一回:“眾人一齊拍掌稱快。” |
輕輕快快 | 輕松愉快。 | 毛澤東《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目前根據(jù)地的情況已經(jīng)要求我們褪去冬衣,穿起夏服,以便輕輕快快地同敵人作斗爭。” |
痛快一時 | 只顧任情盡興而為,不考慮后果。 |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fēng)》:“這個工作絕不是痛快一時,亂打一頓,所能奏效的。” |
快馬一鞭 | 跑得快的馬只著一鞭就行。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六卷:“快馬一鞭,快人一言。” |
眼明手快 | 眼睛敏銳;動作敏捷迅速。也作“眼明手捷”、“眼疾手快”。 |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想起俺少時節(jié)眼明手捷,體快身輕;到如今老了也腰曲頭低。” |
以快先睹 | 猶言先睹為快。語本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 語出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
不吐不快 | 吐:傾訴;快:痛快。不說出來就不痛快。 | 葉圣陶《在民間》:“龐懷著一腔的意思,又豐富,又熱烈,不吐不快,故而高興地這樣問。” |
嘴尖舌頭快 | 比喻話多而輕率。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單管嘴尖舌頭快的,不管你事也來插一腳。” |
熱心快腸 | 形容熱情直爽。 | 柯巖《奇異的書簡·東方的明珠三》:“也許因?yàn)槭撬裏嵝目炷c,群眾有事愛找她拿主意,幫個忙。” |
爽爽快快 | 指處事直截了當(dāng)。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2回:“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讀做‘霜霜快快’,把‘轉(zhuǎn)彎磨角’讀做‘轉(zhuǎn)彎磨祿’,滿口都是古音。” |
快步流星 |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 單田芳《燕王掃北》第32回:“又等了一會兒,李七騎馬回來了。只見他在府門外翻身下馬,手提馬鞭,快步流星進(jìn)了里屋。” |
遂心快意 | 見“遂心如意”。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無如他此時是滿懷的遂心快意,滿臉的吐氣揚(yáng)眉,話擠話,不由得沖口而出。” |
眼急手快 | 形容做事機(jī)警敏捷。 | 陳石峻《澤瑪姬 金娃錯和銀娃錯》:“協(xié)達(dá)娃在旁邊眼急手快……沒等糌粑團(tuán)子落到銀娃錯的身上,一伸手就把糌粑團(tuán)子搶在手中。” |
沉著痛快 | 堅(jiān)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 《法書要錄》卷一引南朝 宋 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沉著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