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絀的成語
有關絀的成語
有關絀的成語共收錄8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心余力絀 | 心里很想干;但力量夠不上。 | 宋 朱熹《金紫光祿大夫黃公墓志銘》:“鄰家有李永者,尚氣節,雅敬慕公,察公養親之意有余而力不足,請助公以經紀,公亦信之不疑,竭貲付之一不問。” |
左支右絀 | 射箭時左手支撐;右手彎曲。指應付了這一面;便應付不了那一面。(絀:屈;不足)。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
時絀舉盈 | 絀:不足、不夠。盈:有余、多余。當衰敗之時,而強作奢侈之事。盈,通“贏”。同“時絀舉贏”。 | 清 呂留良《與董方白書》:“度所費不下數千金,時絀舉盈,極為民害。” |
相形見絀 | 形:比較;見:顯示出;絀:不夠;不足。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 | 清 李綠園《歧路燈》:“見婁樸,同窗共硯,今日相形見絀。難說心中不鼓動么?” |
時絀舉贏 | 絀:不足;贏:有余。在衰敗的時強做奢侈的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韓世家》:“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時恤民之急,而顧益奢,此謂時絀舉贏。” |
心勞計絀 | 絞盡腦汁,都想不出好的辦法。 | |
計絀方匱 | 計謀不足,方略匱竭。 | 王闿運《與曾侍郎言兵事書》:“平賊之要領未得,計絀方匱,又必有變,縱不橫決,凋喪可立而待也。” |
財匱力絀 | 指錢財缺乏,力量不足。 | 《明史 趙炳然傳》:“浙罹兵燹久,又當宗憲汰侈后,財匱力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