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欣的成語
有關(guān)欣的成語
有關(guān)欣的成語共收錄15個(gè)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欣欣向榮 | 形容草木長得茂盛。比喻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興旺昌盛。榮:茂盛。 | 晉 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
歡欣鼓舞 | 歡欣:快樂而興奮;鼓舞:振奮。指快樂得歡舞跳躍。形容非常高興;非常振奮。 | 宋 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自公始至,釋其重荷……是故莫不歡欣鼓舞之至。” |
欣喜若狂 | 形容高興到了極點(diǎn)。欣喜:歡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 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
鼓舞歡欣 | 同“歡欣鼓舞”。 | 《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一個(gè)個(gè)鼓舞歡欣,出門上馬而去。” |
欣欣自得 | 猶言欣然自得。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6卷:“朱源在燈下細(xì)觀其貌,比前倍加美麗,欣欣自得,道聲:‘娘子請坐。’” |
欣然命筆 | 欣然:喜悅的樣子;命筆:用筆。高高興興地提筆寫作。 | 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序:“微風(fēng)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
歡欣踴躍 | 歡欣:歡樂而興奮。歡樂熱烈的樣子。 | 三國·魏·應(yīng)璩《與滿公琰書》:“外嘉郎君謙下之德,內(nèi)幸頑才見誠知己,歡欣踴躍,情有無量。” |
自我欣賞 | 指自己欣賞自己。 | 王朔《無人喝彩》:“韓麗婷端著兩盤拌好的涼菜出來,放在餐桌上,自我欣賞著:‘色香還是挺勾人食欲的吧?” |
歡欣若狂 | 形容高興到了極點(diǎn)。 | 吳玉章《辛亥革命》:“當(dāng)變法的詔書一道道地傳來的時(shí)候,我們這些贊成變法的人,真是歡欣若狂。” |
欣然自得 | 心情舒適、自覺得意貌。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魯丕傳》:“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 |
欣喜雀躍 | 雀躍:鳥雀跳躍。喜悅得像鳥雀跳躍似的。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8回:“宋江聞報(bào),把那憂國家,哭兄弟的病證,退了九分九厘,欣喜雀躍,同眾將拔寨都起。” |
欣生惡 | 欣:喜悅;惡:憎恨,討厭。貪生怕 。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38卷:“元始天尊告諸四眾:一切眾生,貪著有功,欣生惡 。” |
載欣載奔 | 邊歡喜邊趕路。 | 晉·陶潛《歸去來辭》:“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
欣然自喜 | 欣然:喜悅的樣子。高興地自覺歡喜。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秋水》:“秋水時(shí)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 |
欣然自樂 | 欣然:喜悅的樣子。高興地自覺歡喜。 | 漢·王逸《漁父》:“而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欣然自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