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挪的成語
有關(guān)挪的成語
有關(guān)挪的成語共收錄7個(gè)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東挪西借 | 指到處挪借款項(xiàng)。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6回:“來京引見的人,有幾個(gè)腰里常常帶著幾十萬銀子?不過也是東挪西借,得了缺再去還人家。” |
東挪西湊 | 指各處挪借,湊集款項(xiàng)。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過了兩月,又近吉日,卻又欠迎親之費(fèi),六老只得東挪西湊,尋了幾件衣飾之類,往典鋪中解了幾十兩銀子,卻也不夠使用?!?/td> |
東閃西挪 | 形容有所畏懼,躲躲閃閃。 | 《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還有個(gè)東閃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td> |
千湊萬挪 | 湊:湊集。千方百計(jì)籌集挪借資金。比喻盡力籌資。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通共一二十兩銀子,還不夠三五天使用的呢,若不是我千湊萬挪的,早不知過到什么破窯里去了?!?/td> |
七擔(dān)八挪 | 一再耽擱拖延。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因與眾人在吳道官房里算帳,七擔(dān)八挪纏到這咱晚。” |
東挪西撮 | 同“東挪西湊”。 | 《水滸傳》第九四回:“我這里正項(xiàng)錢糧,兀自起解不足,東挪西撮。你這項(xiàng)信賞錢,依著我,權(quán)且存置庫內(nèi)。” |
東挪西輳 | 挪:挪借;輳:通“湊”,聚合。指各處挪借,湊集款項(xiàng)。 | 明·沈受先《三元記·歸妹》:“我命運(yùn)乖,糧運(yùn)折,家私都準(zhǔn)折,東挪西輳猶還缺,一女多嬌,將他來拋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