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yǔ)有關(guān)羆的成語(yǔ)
有關(guān)羆的成語(yǔ)
有關(guān)羆的成語(yǔ)共收錄11個(gè)
成語(yǔ) | 解釋 | 出處 |
---|---|---|
熊羆之士 | 比喻勇士。 | 《尚書(shū)·康王之誥》:“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 |
熊羆之力 | 熊羆:猛獸。指強(qiáng)大的勢(shì)力。 | 東漢·班固《漢書(shū)·賈山傳》:“秦以熊羆之力,虎狼之心,蠶食諸侯,并吞海內(nèi)。” |
熊羆入夢(mèng) | 舊時(shí)用于祝人生子。 | 《詩(shī)經(jīng)·小雅·斯干》:“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
熊羆葉夢(mèng) | 熊羆:猛獸;葉:通“協(xié)”;葉夢(mèng):符合夢(mèng)中所見(jiàn)。祝賀人生子。 | 《詩(shī)經(jīng)·小雅·斯干》:“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
熊羆之旅 | 熊羆:猛獸;旅:泛指軍隊(duì)。形容勇猛善戰(zhàn)的軍隊(duì) | 晉·陸云《南征賦》:“乃有熊羆之旅,虓闞之將。” |
熊羆百萬(wàn) | 熊羆:兩種猛獸,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萬(wàn)。形容軍隊(duì)人多將廣,英勇善戰(zhàn)。 | 宋 王邁《觀獵行》:“汝不聞去歲淮甸間,熊羆百萬(wàn)臨危堞。” |
非羆非熊 | 羆:熊的一種。不是熊也不是羆。舊指圣主得賢臣的征兆。 | 清·張岱《祭少師朱恒岳公文》:“公之功烈,如岳如嵩,公之遇合,非羆非熊。” |
熊羆之祥 | 熊羆:猛獸;祥:吉兆。生男的吉兆。 | 《詩(shī)經(jīng)·小雅·斯干》:“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
非熊非羆 | 羆:熊的一種。不是熊也不是羆。舊指圣主得賢臣的征兆。 | 西漢·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
老羆當(dāng)?shù)?/a> | 比喻猛將鎮(zhèn)守要塞。 | 《北史·王羆傳》:“羆除華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dāng)?shù)琅P,貉子那得過(guò)!’敵見(jiàn),驚退。” |
雄羆百萬(wàn) | 雄羆:猛獸。比喻眾多的勇猛將士。 | 南宋·王邁《觀獵行》:“汝不聞去歲淮甸間,雄羆百萬(wàn)臨危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