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遣的成語
有關遣的成語
有關遣的成語共收錄19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調兵遣將 | 調動軍隊;派遣將領;或是調動、安排人力。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寫書教太師知道,早早調兵遣將,剿除賊寇報仇。” |
拘神遣將 | 拘:拘使。指力量無窮。神通廣大,能指揮天兵天將。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4回:“芳官竟是個狐貍精變的,就是會拘神遣將的符咒也沒有這么快。” |
遣將調兵 | 見“遣兵調將”。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0回:“你既是昆侖之士,理當遣將調兵,共決雌雄。” |
遣兵調將 | 猶調兵遣將。亦作“遣將調兵”、“遣將征兵” | 《禪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說延州府丞湯思忠遣兵調將已定,然后自領馬步軍兵,離寨伺候。” |
遣將征兵 | 見“遣兵調將”。 | 蔡東藩《南北史通俗演義》第七回:“原來魏主嗣欲乘喪南侵,報復舊怨,因將宋史執回,即日遣將征兵,進攻滑臺。” |
命詞遣意 | 見“命辭遣意”。 | 王闿運《郭新楷傳》:“軍檄箋啟,日有百數,新楷命詞遣意,輕重悉宜。” |
神差鬼遣 | 同“神差鬼使”。 | 清·何剛德《春明夢錄》上卷:“神差鬼遣,一似龔丈兵部資格專為周舍人效力也者,何其巧耶!” |
命辭遣意 | 亦作“命詞遣意”。運用文詞表達思想。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80卷:“然亦須得其命辭遣意方可。” |
放言遣辭 | 放言:敞開說;遣辭:用詞造句。指無拘無束地說話或寫文章。 | 晉·陸機《文賦》:“放言遣辭,良多變矣。” |
遣詞造意 | 同“遣辭措意”。 | 吳晗《學習集·葬花詩和<白頭吟>》:“雖然文字不同,但遣詞造意,卻是有一脈相通之處的。” |
遣興陶情 | 遣釋意興,陶冶情趣。 | 《二刻拍案驚奇》卷八:“這首詞說著人世上諸般戲事,皆可遣興陶情。” |
遣愁索笑 | 消愁求樂。 | 清孫原湘《<履園叢話>序》:“履園主人于灌園之暇,就耳目所睹聞,著《叢話》二十卷,間以示予曰:‘吾以是遣愁索笑也。’” |
移情遣意 | 變易情志,消遣煩悶。 | 嚴復《救亡決論》:“若夫詞章一道,本無經濟殊科,詞章不妨放達,故雖極蜃樓海市,惝恍迷離,皆足以移情遣意。” |
遣詞措意 | 見“遣辭措意”。 | 宋·吳開《優古堂詩話》:“前輩讀詩與作詩既多,則遣詞措意,皆相緣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
遣詞造句 | 運用詞語組織句子。 | 劉斯奮《白門柳·夕陽芳草》第十章:“但編排布局卻較一般傳奇來得曲折復雜,遣詞造句也務求綺麗華美。” |
遣辭措意 | 指寫文章、說話時的用詞立意。 |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前輩讀詩與作詩既多,則遣辭措意,皆相緣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
遣詞立意 | 同“遣辭措意”。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0回:“你這小妮子,學得幾時唱,就曉得遣詞立意。” |
情恕理遣 | 恕:原諒;遣:排遣。以情相恕,以理排遣。指待人接物寬厚和平,遇事不加計較。 | 《晉書 衛玠傳》:“玠嘗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終身不見喜慍之容。” |
遣言措意 | 同“遣辭措意”。 | 宋·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陸贄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當,有執事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