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匱的成語
有關匱的成語
有關匱的成語共收錄14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民窮財匱 | 人民窮困,國家財富也消耗完了。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一回:“本處萬山環(huán)列,易于哨聚,又值水旱頻仍,民窮財盡,人心思亂。” |
青龍金匱 | 指六辰。謂良辰吉日。舊時星命家以為,青龍、明堂、金匱、天德、司命等六辰為吉神,六辰值日,諸事皆宜,為黃道吉日。 | |
石室金匱 |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國家收藏重要文獻的地方。 | 《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司馬貞索隱:“石室、金匱皆國家藏書之處。” |
金匱石室 | 匱:柜子。古時國家收藏重要文書處。 | 《史記·太史公自序》:“遷為太史令,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 |
永錫不匱 | 錫:通“賜”;匱:匱乏。永遠賜給,不使缺乏。 | 《詩經(jīng)·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
勤則不匱 | 匱:不足。只要勤勞就不會缺少物資。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
計絀方匱 | 計謀不足,方略匱竭。 | 王闿運《與曾侍郎言兵事書》:“平賊之要領未得,計絀方匱,又必有變,縱不橫決,凋喪可立而待也。” |
財匱力絀 | 指錢財缺乏,力量不足。 | 《明史 趙炳然傳》:“浙罹兵燹久,又當宗憲汰侈后,財匱力絀。” |
石緘金匱 | 同“石室金匱”。 | |
孝思不匱 | 匱:缺乏。指對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時刻不忘。 | 《詩經(jīng) 大雅 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
周窮恤匱 | 接濟、救助鰥寡孤獨及其它貧困的人。 | |
十室九匱 | 形容因各種自然或社會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貧困的景象。匱,指財物匱乏。 | 宋·歐陽修《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今高昌誅滅,威動四夷,然自王師始征,河西供役,飛米轉芻,十室九匱,五年未可復。” |
赒窮恤匱 | 赒:周濟,救濟;恤:撫恤;匱:缺乏,不足。接濟救助鰥寡孤獨及其他貧困的人。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少私寡欲,忌盈惡滿,赒窮恤匱。” |
器二不匱 | 比喻東西有儲備,就不怕短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六年》:“君異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匱,君二多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