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笏的成語
有關笏的成語
有關笏的成語共收錄6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朱衣象笏 | 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見皇帝時拿的手板,用作記事。身著紅袍,手執牙笏。形容儀態端莊肅敬。 | 唐·韓愈《送殷員外便回鶻序》:“殷侯侑,自太常博士遷尚書虞部員外郎兼侍御史,朱衣象笏,承命以行?!?/td> |
垂紳正笏 | 紳:古代士大夫的衣帶;笏:朝笏。垂下衣帶的末端,恭敬地拿著朝笏。形容大臣莊重嚴肅的樣子。 |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至于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
拄笏看山 | 拄:支撐;笏: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版。舊時比喻在官有高致。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td> |
袍笏登場 | 身著官服;手持笏板;登場演戲。比喻上任作官;丑行開始(把官場比作戲臺)。 | 清 趙翼《數月內頻送南雷述庵淑齋諸人赴京補官戲作》:“袍笏登場也等閑,若他動色到柴關?!?/td> |
秉笏披袍 | 秉:執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比喻作官。 | 明·無名氏《破風詩》第二折:“圣朝輔佐必良才,野有賢人久困埋,今朝察訪當推舉,秉笏披袍拜御階?!?/td> |
拄笏西山 | 見“拄笏看山”。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醪淮?,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