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爐的成語
有關爐的成語
有關爐的成語共收錄13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爐火純青 | 純:純粹;青:藍色的;純青:爐火的溫度達到最高點。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里的火焰從紅色轉成純青色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詣已達到了精湛、純熟、完美的地步。 |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 |
夏爐冬扇 | 夏天生火爐,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 漢 王充《論衡 逢遇》:“以夏進爐,以冬奏扇,為所不欲得之事,獻所不欲聞之語,其不遇禍,幸矣。” |
洪爐點雪 | 大火爐里放進一點雪,馬上就會融化。比喻對問題領會極快。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佛印師四調琴娘》:“他原是明悟禪師轉世,根氣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爐點雪。” |
官法如爐 | 指國家如爐火無情。 |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這個便是鐵呵,怎當那官法如爐。” |
踞爐炭上 | 踞:蹲、坐。蹲在爐子的炭火之上。形容處境險惡,不堪忍受。 | 《晉書·宣帝紀》:“軍還,權遣使乞降,上表稱臣,陳說天命。魏武帝曰:‘此兒欲踞吾著爐炭上邪!’” |
冰炭不同爐 | 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同處。 |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不同爐?!?/td> |
別具爐錘 | 具:具有;爐錘:冶煉鍛煉的工具。比喻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造詣。 | 易宗夔《新世說》序:“酷嗜臨川王之書,以彼片語只辭別具爐錘?!?/td> |
洪爐燎發 | 洪爐:大爐子。大火爐里燒毛發。比喻事情極易解決。 | 《史記·刺客列傳》:“夫以鴻毛燎于爐炭之上,必無事矣。” |
另起爐灶 | 另:另外。另外重支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羹莫辨,這才‘另起爐灶’?!?/td> |
冬扇夏爐 | 比喻不合時宜。 | 東漢 王充《論衡 逢遇》:“作無益之能,納無補之說,以夏進爐,以冬奏扇,為所不欲得之事,獻所不欲聞之語,其不遇禍,幸矣,何福佑之有乎?!?/td> |
重起爐灶 | 謂事情遭受挫折后,再從頭做起。 | 郭沫若《北伐途次》:“每遭一次頓挫,總要使前功盡棄,又來重起爐灶?!?/td> |
熔于一爐 | 熔化在同一個洪爐內。比喻多種事物相互間結合緊密;渾然一體;難解難分。 | 卞之琳《馮文炳選集 序》:“廢名在解放前,特別在抗戰前,似曾以他獨特的方式,把儒釋道熔于一爐?!?/td> |
紅爐點雪 | 大火爐里放進一點雪,立即融化。比喻領悟、接受迅速,思想改變快。 | 《高子遺書·會語》:“顏子克己,若紅爐點雪,不必言難,天下歸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