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益的成語
有關益的成語
有關益的成語共收錄55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治絲益棼 | 整理蠶絲不找頭緒;結果越整理越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不但問題沒解決反而更加復雜。棼:紛亂。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td>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td> |
謙受益,滿招損 | 謙:謙遜,虛心;受:得到;益:好處;滿:自滿,驕傲;招:招惹;損:損害。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好處。 | 明·沈采《千金記·延訪》:“謙受益,滿招損?!?/td>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尚書 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td>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56回:“若能眾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導小兒,卻是受益匪淺!”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td> |
欲益反弊 | 猶言欲益反損。 | 金·王若虛《五經辨惑上》:“元凱于此,不獨誣經,而其于《左傳》,亦所謂欲益而反弊也?!?/td> |
新益求新 | 已經新了,還要求更新。 | 清·王韜《練水師》:“西國船制,日有變更,精益求精,新益求新。” |
相得益章 | 指互相配合、補充、更能顯出各自的長處。 | 漢·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
相得益彰 | 益:更加;彰:明顯。指兩個人或兩件事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 漢 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
良師益友 | 良:好;益:有益;有幫助。能給人教益的好老師和好朋友。 |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第20回:“雖然有那良師益友,苦口婆心的規勸,卻總是耳邊風,縱有時聽得入耳,自己要想發憤為雄,都是一般虎頭蛇尾。” |
益謙虧盈 | 猶謙受益,滿招損。 | 《清史稿 柴潮生傳》:“君咨臣儆,治世之休風,益謙虧盈,檢身之至理。” |
集思廣益 | 集:集中;思:思想;廣:擴大;益:好處。集中群眾的意見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眾人的思想和智慧;廣泛吸收好的意見。 | 三國 蜀 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 |
開卷有益 | 開卷:打開書本;益:益處;收獲。打開書來看;就會有收獲。 | 晉 陶潛《與子儼等疏》:“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td> |
衰當益壯 | 猶老當益壯。 | 唐李白《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衰當益壯,結草知歸。瞻望恩光,無忘景刻。” |
美益求美 | 益:更。美上更加求美。 | 清·陳天華《警世鐘》:“一切陸軍、海軍、政治、工藝,無不美益求美,精益求精?!?/td> |
老當益壯 | 老:老年;當:應當;應該;益:更加;壯:強壯;壯盛;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志氣和身體更壯。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td> |
精益求精 | 精:完美;益:更加。已經十分美好了;還要求更加美好。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很高;沒有止境。 |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彼?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td> |
欲益反損 | 益:得益;損:損害。原想有所得益,結果反受損害。形容事與愿違。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動而見尤,欲益反損。” |
求益反損 | 為了得到好處,反而招來禍害。 |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趣》:“不唯壞此一句,并下句亦減氣味,所謂求益反損?!?/td> |
進退損益 | 增減變動。 | 南朝·宋·慧琳《武丘法綱法師誄》:“來不濡足,去不絕……進退損益?!?/td> |
窮當益堅 | 空:窮困。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td> |
一謙四益 | 謙虛能使人得到好些益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td> |
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 益:更加;勢:權勢。道德越高尚,為人處事好,就越安全;權勢越大,更容易濫用權力,剛愎自用,就越危險。 | 《史記·日者列傳》:“道高易安,勢高益危。居赫赫之勢,失身且有日矣?!?/td> |
徒勞無益 | 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 | 宋 袁燮《伐武岡林守進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論;而過于高者,徒勞無益?!?/td> |
益上損下 | 有益上層的人,損害下層的人。 | 《清史稿·世祖本紀》:“厚己薄人,益上損下,是朕之罪一也?!?/td> |
延年益壽 | 延:延長;益:增加?!⊙娱L壽命;增加歲數。 | 戰國 楚 宋玉《高唐賦》:“九竅通郁,精神察滯,延年益壽千萬歲。” |
窮且益堅 | 窮:窮困;益:更加。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 | 《后漢書 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
裒多益寡 | 裒:減少;:增補。拿多余的一方,增加給缺少的一方。比喻多接受別人的意見,彌補自己的不足。 | 《周易 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td> |
韓信用兵,多多益辦 | 比喻越多越好。同“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明 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三:“韓信用兵,多多益辦。此是化工造物之妙,與文同用。” |
日益月滋 |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 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詩啟》:“閑誕無事,遂專力于詩章。日益月滋,有詩千余首?!?/td> |
有損無益 | 損:減少,損失;益:增加,益處。只有減少,沒有增加。也指只有損害,沒有益處。 |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贛子》:“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無損也。多沽傷費,多飲傷身,有損無益也?!?/td> |
虛受益,滿招損 | 虛:虛心;受:得到;益:好處;滿:自滿,驕傲;招:招惹;損:損害。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好處。 | 清·李沂《秋星閣詩話·勸虛心》:“蓋虛受益,滿招損。心虛而后學進,學愈進,心愈虛,虛心者為學之門,亦為學之驗也?!?/td> |
救焚益薪 | 焚:火災;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 清 劉坤一《復李少荃制軍》:“所派之營務處何道臺,則人更陰狡,以之自輔,是猶救焚而益薪。” |
七損八益 | 謂女子月事宜以時下,男子精氣宜于充盈。中醫述人生長發育過程,女子以七為紀,男子以八為紀,故七指女,八指男。 | |
多多益辦 | 見“多多益善”。 | 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臣多多益善耳?!薄稘h書》作“多多益辦”。 |
買菜求益 | 比喻爭多嫌少。 | 《高士傳·嚴光》:“買菜乎?求益也?!?/td> |
日增月益 |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 《元史·食貨志》:“除稅糧、科差二者之外,凡課之入,日增月益。” |
既得利益 | 指人們或集團已經獲得的,法定的某種特別權益。 | 毛澤東《陜甘寧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后方留守處布告》:“屬于邊區管轄地域內,一切已經分配過的土地房屋和已經廢除過的債務,本府本處當保護人民既得利益,不準擅自變更?!?/td> |
斟酌損益 | 斟酌:考慮;損:減少;益:增加。仔細考慮,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td> |
轉益多師 | 廣泛學習前人經驗,不局限于一家,才能開闊眼界,大有裨益。 |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詩:“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td> |
朝益暮習 | 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學習新知識,晚上就溫習。形容學習用功 | 春秋·齊·管仲《管仲·弟子職》:“朝益暮習?!?/td> |
益國利民 | 對國家、對人民都有利。 | 《周書·文帝紀下》:“參考變通,可以益國利民便時適治者,為二十四新制?!?/td> |
駐顏益壽 | 保持容顏不衰老而增長壽命。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回:“丹成之后,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td> |
積思廣益 | 指集中眾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 | 三國 蜀 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集,亦作“積”。 |
益無忌憚 | 益:更加;忌憚:顧忌。更加沒有顧忌。 | 宋·朱熹《壬午應詔封事》:“適所以使之窺見我之底蘊,知我之無謀,而益無忌憚耳。” |
損人益己 | 猶損人利己。 | 《舊唐書·陸象先傳》:“為政者理則可矣,何必嚴刑樹威。損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
徒費無益 | 徒勞:白費力氣。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或成效。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1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費無益。” |
有害無益 | 有壞處沒有好處。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那是有害無益的?!?/td> |
日滋月益 | 見“日益月滋”。 | 宋·司馬光《重微》:“朝夕狎玩,未睹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則用力百倍矣?!?/td> |
益壽延年 | 指延長壽命,增加歲數。同“延年益壽”。 |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三折:“南陽有菊潭,又有甘谷泉,人飲其水,皆得益壽延年。” |
老而益壯 | 老:老年;益:更加;壯:強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強壯。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td> |
大有裨益 | 裨益:益處、好處。形容益處很大。 | 《北齊書·唐邕傳》:“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漸虛,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td> |
損上益下 | 減少君上的權利以施惠下民。 | 《周易·益》:“益,損上益下,民悅無疆?!?/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