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卒的成語
有關卒的成語
有關卒的成語共收錄31個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身先士卒 | 指作戰時將帥親自沖在士兵的前面;奮勇 敵。現多用以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群眾的前面。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 |
為德不卒 | 卒:完畢,終了。指沒有把好事做到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公,小人也,為德不卒。” |
卒擅天下 | 卒:終于;擅:獨攬,據有。指終于得到天下。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故文王果收功于呂尚,卒擅天下,而身立為帝王。” |
一卒之田 | 百頃田地。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晉語》:“無一卒之田。” |
兒童走卒 | 走卒:差役。比喻見聞最為淺陋的人。 | 宋 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兒童誦君實,走卒知司馬。” |
殘兵敗卒 | 殘:殘余的,不完整的;敗:輸。戰敗后剩余的兵卒。指被擊潰的軍隊或勢力。 | 明·郭勛《英烈傳》第73回:“楊鐵刀恃著兇勇,保了元太子及些殘兵敗卒,約有二千余眾,向北而馳,被朱亮祖同廖永忠趕上。” |
無名小卒 | 卒: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指沒有名氣不受重視的小人物。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1回:“只見城內一將飛馬引軍而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 |
瓦合之卒 |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湊合在一起一樣的士兵。比喻沒有組織紀律的軍隊。 | 《漢書·酈食其傳》:“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
丟卒保車 | 本是象棋術語。后比喻丟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 京劇《龍江頌》第一場:“為了堵江救旱,我們是會損失一些,這照我們下棋的說法,就叫做‘丟卒保車’。” |
倉卒主人 | 倉卒:匆忙。客人突然到來,倉促中招待不周,難盡主人之禮。 |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四卷:“有倉卒客,無倉卒主人。” |
馬前卒 | 舊時在馬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現在比喻為人奔走效力的人。 |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 |
烏合之卒 | 烏合:像烏鴉一樣倉猝聚集一處。比喻倉猝聚集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梁書·羊侃傳》:“今驅烏合之卒,至王城之下,虜馬飲淮,矢集帝室,豈有人臣而至于此?” |
過河卒子 | 象棋規則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過了河之后可以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 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62回:“這是‘做了過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時候呀!” |
不忍卒讀 | 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 |
聊以卒歲 | 聊:姑且;勉強;卒:盡;終;歲:一年。姑且這樣度過一年。本指逍遙自在地度日。現用以形容生活的艱難。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一年》:“人謂叔向曰:‘子離于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 亡若何?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知也。’” |
宿將舊卒 | 宿將:有豐富經驗的老將。指有豐富經驗的將領和士兵。 |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雖賢不乏世,宿將舊卒,猶習戰也。” |
販夫走卒 | 舊指小販和差役。泛指舊社會里地位低下者。 | 阿英《吃茶文學論》:“若夫鄉曲小子,販夫走卒,即使在疲乏之余,也要跑進小茶館去喝點茶。” |
倉卒從事 | 倉卒:匆忙。匆匆忙忙處理事情。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但是第五次沒有打破‘圍剿’而被迫突圍時,還表現了不應有的倉卒從事。” |
躬先士卒 | 猶身先士卒。 | 唐·張說《為河內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賊契丹等露布》:“誓將首冒鋒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
輕卒銳兵 | 輕卒:輕裝的士兵。銳兵:銳利的武器。輕裝勇猛的士兵,手拿鋒利的武器。形容部隊戰斗力很強。 |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濟上之軍,奉令擊齊,大勝之。輕卒銳兵,長驅至國。” |
畜我不卒 | 畜:養育;卒:終。指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責沒有完成。 | 《詩經·邶風·日月》:“日居月諸,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
勇夫悍卒 | 悍:兇暴蠻橫。勇猛的武夫,兇悍的士卒。 | 《新五代史·周書·王進傳》:“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與俱勇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異豺狼之牧斯人也!” |
有始有卒 | 謂做事能貫徹始終,堅持到底。 | 《論語·子張》:“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 |
販夫騶卒 | 小商販和隸役。泛指地位低下的人。 | 清·龔自珍《王仲瞿墓表銘》:“以故大江之南,大河之北,南至閩粵、熱河,販夫騶卒,皆知王舉人。” |
卒歲窮年 | 卒:終了,歲:年;窮:完了。指整年。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卷:“雖卒歲窮年,無有透徹之期。” |
馬前小卒 | 卒:兵;走卒。舊指在車馬前頭供使喚奔走的人。現多比喻為別人效力的人。 | 清·鄒容《革命軍》:“皇漢民族亡國后之二百六十年;歲次癸卯之月日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記。” |
倉卒之際 | 倉卒:倉促,匆忙。匆忙之間。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王粲傳》裴松之注引《文士傳》:“天下大亂,豪杰并起,在倉卒之際,強弱未分。” |
整旅厲卒 | 整訓軍隊,激勵士卒。 | 《北齊書·莫多婁貸文傳》:“周文帝軍出函谷,景與高昂議整旅厲卒,以待其至。” |
倉卒應戰 | 指沒有準備匆忙對付。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只有不肯退卻,倉卒應戰(例如硝石戰斗),表面上似乎在力爭主動,實際上是被動的。” |
優游卒歲 | 悠閑度日。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一年》: 《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
爭先士卒 | 士卒:士兵。指作戰勇敢,都爭先在前。 | 戰國·楚·屈原《楚辭·九歌·國殤》:“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