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
詞語解釋
灌注[ guàn zhù ]
⒈ ?澆灌;流入。
例把鐵水灌注到模子里,冷卻后凝固成鑄件。
英pour into;
⒉ ?把大量液體引入體內(通常用胃腸外注射)以替代丟失的液體(如出血、痢疾或燒傷),以供給營養或維持血壓。
英clysis;
引證解釋
⒈ ?流瀉;澆灌。
引漢 班固 《西都賦》:“源泉灌注,陂池交屬。”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讓盤旋,吾未見其焚之自息也。”
宋 葉適 《朝議大夫秘書少監王公墓志銘》:“公開渠港五百餘里,漕輓通流,灌注一郡。”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調飲啜》:“如田疇之水,務與禾苗相稱,所需幾何則灌注幾何。”
⒉ ?引申指思想、知識等的輸入。
引郭沫若 《十批判書·孔墨的批判》:“他是把仁道的新精神灌注在舊形式里面去了。”
葉圣陶 《倪煥之》二八:“勉強灌注的知識并不真切,須要自身體驗得來的才真切。”
⒊ ?指思想、精神等集中。
引郭沫若 《屈原》附錄《<屈原>與<釐雅王>》:“尤其在寫完一幕以后,我的意識或下意識,即灌注在這最末一景。”
張天翼 《包氏父子》二:“打了個呵欠,那位先生又全神灌注在那張紙上。”
國語辭典
灌注[ guàn zhù ]
⒈ ?注入、流入。
引《文選·班固·西都賦》:「源泉灌注,陂池交屬。」
⒉ ?將思想觀念傳達給他人。
例如:「他企圖將自己的荒謬理論灌注給對方。」
英語to pour into, perfusion (med.)?, to concentrate one's attention on, to teach, to inculcate, to instill
相關成語
- fú dù幅度
- nǚ shì女士
- chǒu tài bǎi chū丑態百出
- fēi wǔ飛舞
- dōu luō luō zú都啰啰族
- huài dōng xī壞東西
- gǎn tóng shēn shòu感同身受
- gōng zī工資
- xiāo lù銷路
- zhēng zhá掙扎
- yè lǐ gè夜里個
- juǎn tǔ chóng lái卷土重來
- òu qì慪氣
- tán pàn談判
- lǎo shī老師
- shēng chòu聲臭
- guāng gùn光棍
- kū kū tí tí哭哭啼啼
- zòng shēn縱身
- zào wù zhě造物者
- jié duān節端
- yán jí延及
- zhù qiáng筑墻
- rén shēng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