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爐灶
另起爐灶 (另起爐竈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lìng qǐ lú zào,另起爐灶是中性詞。。。。
![另起爐灶](/d/file/titlepic/chengyu25117.png)
拼音讀音
拼音lìng qǐ lú zào
怎么讀
注音ㄌ一ㄥˋ ㄑ一ˇ ㄌㄨˊ ㄗㄠˋˊ
繁體另起爐竈
出處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14回:“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羹莫辨,這才‘另起爐灶’。”
例子第二師范解散,要另起爐灶重新招生,重新招聘教職員。(梁斌《紅旗譜》五十)
正音“灶”,不能讀作“dù”;“另”,不能讀作“líng”。
用法動賓式;作主語、謂語、定語;用于做事。
辨形“起”,不能寫作“砌”。
辨析見“重整旗鼓”。
歇后語打鐵的分伙
謎語食堂搬家
近義詞別具一格、標新立異、別樹一幟
反義詞一如既往、一成不變
英語start all over again
俄語начинать всё сначала
日語別に新しくやる,親規(しんき)まき直(なお)しする
德語mit etwas nochmals von vorne anfangen
法語reprendre une affaire sur de nouvelles bases
※ 成語另起爐灶的拼音、另起爐灶怎么讀由字典庫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 與(另起爐灶)相關的成語及拼音:
神槍手 | 射擊技術十分高強的人。 |
不動聲色 |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
不可勝舉 | 無法一一列舉。形容數量、種類很多。 |
苦盡甘來 | 盡:終結;甘:甜;美好。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祝哽祝噎 | 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有志竟成 |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慢條斯理 |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
橫拖倒扯 | 猶橫拖倒拽。 |
一棍子打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書不釋手 |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
寒木春華 | 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
去住兩難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