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雪中篘酒,恰得三十六壺,乃酹黃山之神,而歌以侑之)
水調歌頭(雪中篘酒,恰得三十六壺,乃酹黃山之神,而歌以侑之)。宋代。汪莘。 釀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漏壺插破浮蟻,涌起碧鱗鱗。誰覺東風密至,更帶梅香潛入,甕里凈無塵。一見酒之面,便得酒之心。這番酒,□□□,未及賓。黃山圖就,舊日境界喜重新。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煙水,三十六壺春。寄語黃山道,我是境中人。
釀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漏壺插破浮蟻,涌起碧鱗鱗。誰覺東風密至,更帶梅香潛入,甕里凈無塵。一見酒之面,便得酒之心。
這番酒,□□□,未及賓。黃山圖就,舊日境界喜重新。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煙水,三十六壺春。寄語黃山道,我是境中人。
汪莘簡介
唐代·汪莘的簡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 汪莘的詩(169篇) 〕猜你喜歡
惜秋華·庚子秋攜家避地廣平,重九日出郭游蓮亭。十八年重到,堤柳蕭瑟,大有江潭之感。用夢窗重九韻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