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中秋待月
廣陵中秋待月。清代。鮑之鐘。 竹西高館坐披云,霽少陰多客思紛。秋到此時剛一半,月從何處得三分。鐙殘別館和煙濕,葉走空階雜雨聞。似有簫聲橋畔路,酒闌惆悵杜司勛。
[清代]:鮑之鐘
竹西高館坐披云,霽少陰多客思紛。秋到此時剛一半,月從何處得三分。
鐙殘別館和煙濕,葉走空階雜雨聞。似有簫聲橋畔路,酒闌惆悵杜司勛。
竹西高館坐披雲,霽少陰多客思紛。秋到此時剛一半,月從何處得三分。
鐙殘別館和煙濕,葉走空階雜雨聞。似有簫聲橋畔路,酒闌惆悵杜司勳。
唐代·鮑之鐘的簡介
鮑之鐘(1740-1802),清詩人。字論山,一字禮鳧,號雅堂,丹徒人。鮑皋之子。乾隆下江南,之鐘獻詩賦,召試第一,授內閣中書。乾隆三十四年(1769)進士及第,歷充廣東鄉試副考官,升戶部郎中。居官以風骨聞。為權臣和珅所壓,浮沉郎署。好拔引寒俊。流連詩酒以終。之鐘詩有家法,父為“京口三詩人”之一。官京師時,與洪亮吉、吳錫麒、趙懷玉唱酬最多,法式善稱為“詩龕四友”。著有《論山詩稿》、《山海經韻語》。
...〔
? 鮑之鐘的詩(8篇) 〕
明代:
于慎行
空谷有佳人,素質明秋霜。凌風拾翠羽,皎皎雙明珰。
負薪日慘廩,怨此江路長。紅顏委中野,三嘆以徬徨。
空谷有佳人,素質明秋霜。淩風拾翠羽,皎皎雙明珰。
負薪日慘廩,怨此江路長。紅顔委中野,三歎以徬徨。
元代:
金涓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燕子來。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燕子來。
清代:
鄭孝胥
凍苔漸活到梅根,暖日搖波出岸痕。客里春光生悵望,鷗邊山色易黃昏。
嵚崎已覺人堪笑,強聒終嫌舌尚存。江漢思歸歸未得,腐儒何必屬乾坤。
凍苔漸活到梅根,暖日搖波出岸痕。客裡春光生悵望,鷗邊山色易黃昏。
嵚崎已覺人堪笑,強聒終嫌舌尚存。江漢思歸歸未得,腐儒何必屬乾坤。
明代:
倪謙
不折非為夭,君名久益新。學徒希四勿,年僅越三旬。
南斗銷豐劍,西郊踣魯麟。斯文天已喪,寧不為沾巾。
不折非為夭,君名久益新。學徒希四勿,年僅越三旬。
南鬥銷豐劍,西郊踣魯麟。斯文天已喪,甯不為沾巾。
唐代:
全祖望
姜郎瀟灑佳公子,席帽行吟感慨深。間對綠窗陳素素,一編題識幾酸心。
姜郎瀟灑佳公子,席帽行吟感慨深。間對綠窗陳素素,一編題識幾酸心。